彰化基督教醫院 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資訊網
中心簡介最新訊息個人化服務診療服務衛教園地討論交流上傳下載區
中心簡介
中心新聞
中心活動
排版用圖片
最新活動
 略過巡覽連結首頁 分隔符號 最新訊息 分隔符號 中心新聞
 
編號 標題 發佈日期
9.
 電子報177期中風治療的“黎明”試驗(文 孫穆乾/彰基體系中風中心執行長)
2018.06.22
 

中風治療的“黎明”試驗

文  孫穆乾/彰基體系中風中心執行長

      中風主要是大腦的血管病變,使血液無法正常供應腦部組織,導致相對的大腦功能失常的現象。如果失常是在說話的地方,病人就無法說話;如果是在手腳運動的地方,病人便手腳無力;如果是和個性有關的地方,病人的個性就會改變。血管的病變主要為血管破裂或是梗塞,前者是腦出血,後者則是腦梗塞。腦中風大部分是血管梗塞造成的,最重要的治療就是俗稱的“通血路”:將血管疏通,讓血液流回缺血的腦組織。
      腦部是人類非常重要的器官,腦神經需要大量而且穩定的血流供應,對缺血非常敏感。有人估算過,每缺血一分鐘,大腦會有190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每一個小時損失的神經數目,相當於3.6年的老化。因此,“通血路”治療要盡可能搶“黃金時間”。什麼是“黃金時間”呢?以現在的醫療水準來說,就是越快越好。
      通血路”治療效果不好時,血管無法打通;效果太強時,又會引起出血的併發症。不管是無法打通或出血,都會造成病人殘障,甚至是死亡的結果。因此,發展“通血路”治療是一個艱辛的過程。第一個證實有效的“通血路”治療方法在1995年來自美國,在估算藥物劑量和縮短治療時間後,證實在中風發生之後3個小時內,由周邊靜脈血管給予血栓溶解劑,可增加病人痊癒和輕微殘障的機會,減少中重度殘障。從此,就有所謂“黃金三小時”的說法。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也有一定的風險,大約有百分之六到七的病人,會出現對病情有影響的腦出血。[1]
       歐洲在2008年發表了以更謹慎的條件來篩選可接受治療的病人,證實了在3到4.5小時內,由周邊靜脈血管給予血栓溶解劑,仍可增加符合治療條件病人痊癒和輕微殘障的機會。於是,世界上主要國家建議治療的“黃金時間”,延長至中風後4.5 個小時。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逐漸成為中風標準的緊急治療,對符合條件的病人都應給予治療。[1]
        雖然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可以減少中風病人中重度殘障的機會,但是有許多觀察報告指出,這個治療對打通大血管梗塞的機會似乎不高,而大血管梗塞往往是造成嚴重中風的原因。後來的研究證實,10個大血管梗塞,約只有一個能被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打通。因此,如何在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後,增加大血管打通的機會,成為世界各國重要的研究課題。
        近幾年腦部影像診斷的進步,讓中風治療的醫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知道腦部已經救不回來以及還有機會救回的區域有多大,可以更精確的篩選出適合進一步治療的大血管梗塞型中風。在2015年中風治療又有了重大的突破,除了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外,若符合影像標準,在中風後 6個小時內,緊接著以導管將動脈內塞住的血栓取出(通稱機械式取栓術),可大幅提高大血管打通的比率。自此,中風緊急治療的標準,便依病人的情況,而有 3小時、4.5小時,和6小時內的治療時機。[2]
        雖然所謂的“黃金時間”已經因為病人的篩選機制,而延長至中風後 6個小時內,仍然有一些病人會因為太晚就醫,或是在睡覺時中風,黎明時分醒來才發現,而錯失了 6個小時內的各種治療機會。也許在這些病人中,仍有值得治療的機會,這就是在2018年 1月剛剛正式發表結果,簡稱“黎明”試驗的臨床研究所要突破的。[3]
        在中風後 6 到 24小時到院的病人已經錯失了前面所說的標準治療,“黎明”試驗將這些大血管梗塞型中風的病人,進一步依年紀,臨床上中風嚴重度,以及腦部影像中的死亡區域大小,來篩選出仍有機會救治的對象。在該試驗收治的 206位符合治療條件的病人中,有 107位接受機械式取栓治療,另外99位則沒有。在接受治療的病人中,有將近一半 (48位) 在3個月後有獨立的生活功能,很明顯的高於沒有接受治療的病人 (13位)。該試驗成功的利用更細緻的篩選方式,找出了在中風後,6到24小時內還可“通血路”的病人。[3]雖然“黎明”試驗可能將中風緊急治療的“黃金時間”往後推至中風後24小時內,該試驗也再一次的證實越早治療的效果越好。時間是中風治療成功與否的最重要原因,若要減少中風造成的遺憾,應該要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那就是越快越好!

 

瀏覽人數:3053

返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資訊網隱私權宣告 版權所有 © 2009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