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 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資訊網
中心簡介最新訊息個人化服務診療服務衛教園地討論交流上傳下載區
中心簡介
中心新聞
中心活動
排版用圖片
最新活動
 略過巡覽連結首頁 分隔符號 最新訊息 分隔符號 中心新聞
 
編號 標題 發佈日期
6.
 電子報148期 小腦萎縮症治療方向(文 陳彥宇/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 )
2016.05.27
 

小腦萎縮症治療方向

陳彥宇/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

審訂:劉青山/神經醫學部 主治醫師

     小腦萎縮症是一種漸近的神經退化性遺傳疾病。此疾病目前已被分類為數十種不同的分型,最常見的共同臨床特徵為步態不穩,及運動協調性受影響而導致肢體、語言與眼睛動作發生障礙。
     此疾病目前仍無根治的方法,因此在現今仍被認為是持續進展與不可復原的疾病。不同型之間的臨床表現及嚴重性有所不同,因此仍需根據每個病人個別差異給予適當的協助。
     治療的主要原則在減輕患者的症狀,例如顫抖症、情緒與睡眠的困擾,及改善行動的能力等。利用輔具或助行器可降低跌倒的風險,改善家中的環境設施,有助於病人的居家活動。對語言有困難的病人,提供能與家人溝通的工具,如寫字板或是電腦輔助設備等,可讓病人不因語言障礙而失去溝通的機會。雖然復健不能改變病程,但積極的復健可能有助於改善病人的平衡、步態及日常活動,而太極拳也被嘗試推廣應用,以期能改善小腦萎縮症病人的症狀。
     雖然目前在治療方面仍有漫長的路要走,科學家已積極的努力嘗試創新的治療方式。此疾病屬於基因遺傳疾病,基因治療是一個被寄予厚望的一個治療方向。針對許多基因中三核苷酸重複序列(CAG repeat)的數目異常增多的疾病,如漢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與部分類型的小腦萎縮症,由於其致病原因是因過多的重覆三核苷酸重複序列導致毒性功能的蛋白質的過度表現,利用基因壓抑(gene suppression)的策略,可能是一個可行的治療方向,目前也已有一些進展。
    寄予厚望的治療標的之一為信使RNA(mRNA),即干擾或壓抑不正常的基因,在mRNA上的途徑。目前科學家研究中的主要兩種工具為核糖核酸干擾(RNA interference, RNAi)及反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目前利用核糖核酸干擾技術已進行小腦萎縮症第1、3、7型的動物實驗,而反寡核苷酸在小腦萎縮症第2型的小鼠實驗也有正面的結果。
     不論是核糖核酸干擾或是反寡核苷酸,本身都不能通過腦血管障壁(blood-brain barrier (BBB) ),如何將這些治療工具導入中樞神經系統是一個大的挑戰,且如何得知基因的治療已發生作用,這些都仍待科學家的努力。
      由於現在生物科技的快速進步,非臨床(動物)實驗的結果也露出曙光,相信不久的未來,小腦萎縮症不再是無法治療的疾病。

瀏覽人數:16060

返回上頁

彰化基督教醫院 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資訊網隱私權宣告 版權所有 © 2009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